兒童自然生態展
中國中古禮律綜論:法文化的定型

中國中古禮律綜論:法文化的定型

  • 定價:580
  • 優惠價:95551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522
  • 運送方式:
  • 臺灣與離島
  • 海外
  • 可配送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可取貨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台北、新北、基隆宅配快速到貨(除外地區)
載入中...
  • 分享
 

內容簡介

  禮律為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,功成治定,則治禮作樂,隋唐成果豐富。就法制而言,戰國秦漢期間,可說是禮刑合一時期,魏晉以後步入具體實踐儒學時期,到隋唐時期,法文化為之定型,並成為中華法系的一大特色。這個特色,就是建立禮主刑輔、納禮入律令、違禮令則入律的立法原則,進而完成政治的法制化,以及法典的儒家化,並以「天下平」作為至高理想的境界,影響至明清的法制發展。
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高明士


  【現職】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

  【經歷】
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主任
  臺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
 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
  韓國漢城大學國史學科研究教授

  【學歷】
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
  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

  【著作】
  《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》(2003)
  《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》(2004)
  《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》(2005)
  《中國中古政治的探索》(2006)
  《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》(2007) 
  《律令法與天下法》(2012)
  以及論文多篇

  主編
  《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》(1999)
  《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》二冊(2003)
  《唐代身分法制研究──以唐律名例為中心》(2003)
  《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》全二冊(2005)
  《東亞傳統家禮、教育與國法研究》全二冊(2005)
  《中國法制史叢書》全十冊(2005-2012)
  《唐律與國家秩序》(2013)
  《中華法系與儒家思想》(2014)
 

目錄

序/高明士
作者簡介

導 論 中國中古的禮律─儒學的實踐

上篇 中古禮律的法制化
 第一章 中古時期的制禮
  前 言 /11
  第一節 先秦禮說三義/12
  第二節 中古時期的制禮/16
  結 語 /22

 第二章 法文化的定型─禮主刑輔原則的確立
  前 言 /27
  第一節 法文化的定型─從禮刑合一到禮主刑輔/28
  第二節 法文化定型的特質/32
  結 語 /59

 第三章 東亞傳統法文化的理想境界─「平」
  前 言 /63
  第一節 禮的身分差序/64
  第二節 「(唐律)出入得古今之平。」/68
  第三節 從法文化釋「平」/74
  第四節 「平」在東亞傳統政法的運用/79
  結 語 /82

 第四章 中古皇家宗廟的祭祀禮儀─禮律的考察
  前 言 ─研究史與課題/85
  第一節 從禮制上探討宗廟祭祀的意義/87
  第二節 從法制上探討宗廟祭祀的意義/118
  結 語 /122

 第五章 唐代禮律規範下的婦女地位─以武則天時期為例
  前 言 /137
  第一節 武則天對提高婦女地位的作為/138
  第二節 律令規定下的婦女地位/154
  結 語 /160

 第六章 義合與義絕─兼論唐朝律令的非血緣法制秩序
  前 言 ─唐朝律令完成人倫秩序法制化/163
  第一節 義合關係的法制化─建立非血緣關係的人倫秩序/165
  第二節 義絕關係的法制化─終止非血緣關係的人倫秩序/174
  第三節 義合與義絕在法制上的意義/176
  結 語 /176

中篇 隋唐禮制的探討
 第七章 隋文帝時代的制禮作樂
  前 言 /181
  第一節 代周建隋時期/182
  第二節 平陳以後/192
  第三節 隋文帝「不悅學、不知樂」質疑─有關隋代立國政策的辨正/199
  結 語 /214

 第八章 隋煬帝時代的制禮作樂
  前 言 /217
  第一節 制 禮/217
  第二節 作 樂/225
  結 語 /227

 第九章 從唐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
  前 言 /231
  第一節 從令典到禮典/232
  第二節 序例禮的變遷/235
  結 語 /267

 第十章 唐代敦煌官方的祭祀禮儀
  前 言 /271
  第一節 國家禮儀概要/273
  第二節 敦煌政府的祭祀禮儀/277
  結 語 /306

下篇 隋唐法制的探討
 第十一章 唐律研究及其問題
  前 言 /311
  第一節 唐律諸問題/313
  第二節 法律思想問題/323
  結 語 /331

 第十二章 唐律中的家與家長責任
  前 言 ─家長、尊長與責任/333
  第一節 家長的責任/340
  第二節 家人共犯止坐尊長/349
  第三節 家父長與家、國家、家天下的關係/356
  結 語 /361

 第十三章 關於《貞觀律》中的捕亡、斷獄兩律問題
  前 言 ─問題所在/365
  第一節 《舊唐書.刑法志》太宗朝紀事/367
  第二節 關於敦煌文書的唐律捕亡律殘卷/375
  結 語 /379

 第十四章 唐永徽東宮諸府職員令殘卷若干問題
  前 言 ─研究史及其課題/383
  第一節 唐「永徽東宮諸府職員令殘卷」名稱商榷/388
  第二節 試釋S.3375的讀經規定/399
  結 語 /413

 第十五章 「天聖令學」與唐宋變革
  前 言 ─明鈔本《天聖令》簡介/415
  第一節 所謂「唐宋變革」/421
  第二節 「唐宋變革」說的下限/423
  結 語 ─「天聖令學」的開拓/439

 第十六章 關於唐代《法例》書
  前 言 /441
  第一節 所謂法例/441
  第二節 關於《法例》書/444
  第三節 日本《令集解》所見 《法例》實例/448
  結 語 /453

結 論/455

附 錄
 一 臺灣近五十年來(1961~2008)大學文學院「法史學」研究趨勢─以碩博士論文為分析對象/457
 二 《中國中古禮律綜論》原刊論文目錄/477

人名索引/479

名詞索引/487
 



  傳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其核心價值在於禮、律兩大要素;其具體呈現方式,若就學術研究領域而言,則為教育與法制;若化約為具體事物而言,則為學校與法律;若從社會階層而言,則以教師與家長為代表。近現代以來,在歐風美雨的衝擊下,這些核心價值全毀,而新的文化價值體系,迄未見形成,以致社會的亂象橫生,不今不古,不中不西,是非價值判斷混亂。唯一可以肯定的行為準據,就是個人主義風行,「只要我喜歡,沒什麼不可以」,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口頭禪。因此,就近代中國史的發展而言,予人感覺傳統與現代是割裂的、斷層的,甚至對立的,迄今百餘年來仍在模索進行。其關鍵所在,當數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,清廷被日本打敗;接著1900年的八國聯軍,中國幾被瓜分,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信心徹底崩潰。自此以後,有所謂反傳統,乃至主張全盤西化。自清末到民國初期所建立的新體制,尤其是教育與法律,均是在這種背景下完成的。國人既然不能冷靜地看待傳統文化與西方強勢文明,所建立出來的新體制就不易有客觀表現。
  
  二戰後數十年來,對於所謂「文化」,兩岸還是不能持平看待;對岸過去常將「文化」作為政治鬥爭工具,此地則不外視為藝文表演活動。文化既失其基盤,也就無從展現其活力。二千多年來,中國朝代更迭不一,但在世界古文明中唯有中國獨自延續至今,最主要的因素,當是傳統文化能夠長期保持優勢。這個優勢文化的基本要素,即拙稿所指出的禮、律。但近代以來,這個優勢業已喪失,也就是禮、律解體。面對這樣的情勢,吾人必須嚴肅地思考這個問題。其實如過去二千多年的歷史所昭示,政治雖有紛擾,乃至分裂,但因有文化優勢存在,遲早總會解決。從這個觀點而言,近代以來的危機,最嚴重的應該是喪失文化優勢,此事才是關係整個中華民族的命脈。
  
  基於此故,對傳統文化要從事學術研究時,如何還原其歷史真面貌,成為研究者的首要課題。筆者的學術研究,首由教育史入手,接著推展法制史研究,就是由於此故。但追根究柢,必須尋找傳統文化之核心價值所在,筆者著重禮、律,而且重視其形成時期,也就是隋唐時期,其因在此。
  
  拙書是根據二十多年來所發表的論文,加以最少幅度的增補而成。一方面是作為筆者學術研究生涯的心路歷程,另一方面則希望能拋磚引玉,為學界聊盡綿薄之力。譾陋之處,在所不免,敬請方家指正。
  
  拙書之完成,實受恩師西嶋定生、池田溫兩位先生之教誨,與諸師友之啟迪,畏友黃源盛、陳惠馨兩位教授對「唐律研讀會」之指導,以及弟子兼助理嚴茹蕙之細心整理,內人王月霜之支持,於此特申謝忱。

高明士
2014年4月21日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9862555255
  • 叢書系列:法制史∕法律文學
  • 規格:軟精裝 / 520頁 / 17 x 23 x 2.6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
最近瀏覽商品

 

相關活動

  • 【人文社科、生活風格】堡壘文化|奇光|雙囍|廣場,電子書聯展, 單本88折,雙書82折!
 

購物說明

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,或有特殊作業需求,建議您可洽詢「企業採購」。 

退換貨說明 

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(含例假日)。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。 

辦理退換貨時,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(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、配件、贈品、保證書、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,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)。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,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。 

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 

  • 三采全書系
  • 歐萊禮社方展
  • 尖端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