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度諮商展_加碼
刑罰與社會規訓:台灣刑事制裁新舊思維的衝突與轉變

刑罰與社會規訓:台灣刑事制裁新舊思維的衝突與轉變

  • 定價:300
  • 優惠價:95285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270
  • 運送方式:
  • 臺灣與離島
  • 海外
  • 可配送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可取貨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台北、新北、基隆宅配快速到貨(除外地區)
載入中...
  • 分享
 

內容簡介

  本書是一本深入研究當代與台灣刑事政策思維轉變的著作。本書作者,現於台大法律系擔任「犯罪學」與「刑事政策」課程的授課教師。本書的內容,以近代「刑罰思想」的變遷為主軸。各個時代與各個社會對於刑罰的意義與作用,有不同的詮釋。然而,現代各國的刑罰制度,無不揉合了應報、威嚇與預防再犯等思想。

  近年來,刑罰制度甚至加入了刑法學界熱烈討論的修復式司法概念。本書除了剖析各種刑罰思想的理論與基礎之外,對於台灣近幾年來刑事制裁制度的主軸與變革,也有詳盡的分析。例如對毒品犯罪重刑化論述之批判,對吸毒者的治療與規訓之社會意涵,以及「寬嚴併進的兩極化刑罰政策」中,較為緩和的刑罰制度,如「緩起訴」與「認罪協商」制度在理論建構與實踐層面上的落差。此外,本書也特別從犯罪學上文化衝突的觀點,針對台灣較為特殊的原住民犯罪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。
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王皇玉


  【現職】
  台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

  【經歷】
  律師高考及格
  司法官公設辯護人特考及格
  公設辯護人
 
  【學歷】
  台灣大學法學士
  台灣大學法學碩士
 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碩士
 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
 
 

目錄

自 序

第一章 論刑罰的目的
壹、刑罰萬能?/3
貳、報應刑思想/4
參、特別預防理論/10
肆、一般預防理論/22
伍、結 語/31

第二章 修復性司法與緩起訴-以德國刑事追訴制度之變遷為例
壹、緩起訴之引進/35
貳、國家追訴模式與法定起訴原則/38
參、以「預防」為理論基礎的便宜起訴原則/39
肆、轉向(Diversion)政策催化下的暫緩起訴制度/45
伍、被害人權利保護與國家獨占刑罰權之間的緊張衝突/52
陸、擴大被害人參與程序的「犯罪人——被害人和解」(Täter-Opfer-Ausgleich)制度/56
柒、我國緩起訴制度之問題與回應/60

第三章 認罪協商-制度、政策目的與實踐
壹、從「全國司改會」談起/69
貳、我國認罪協商制度之政策目的與特色/72
參、對協商程序的批判/81
肆、我國協商程序之運用——從官方統計數字來看/84
伍、法社會學觀察下的「認罪協商」制度/90
陸、理性選擇下的認罪協商/112
柒、結 語/115

第四章 吸毒行為犯罪化與社會控制
壹、施用毒品行為犯罪化之歷程/119
貳、刑法典上的自傷不罰原則/127
參、施用毒品罪與父權主義式的禁止/132
肆、施用毒品罪與侵害他人利益/139
伍、施用毒品罪與社會的自我規訓/143
陸、結 語/154

第五章 販賣毒品行為的罪與罰
壹、我國販毒刑罰概況/159
貳、販賣毒品罪的保護法益/163
參、販賣毒品罪之行為類型——抽象危險犯/182
肆、罪責與刑罰/192
伍、結 語/201

第六章 原住民犯罪的文化困境與除罪化
壹、原住民犯罪問題序說/205
貳、台灣原住民對於土地依存的流失/208
參、野蠻VS文明?/212
肆、文化衝突與犯罪定義/218
伍、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傳統與犯罪問題/224
陸、原住民犯罪之除罪化及原漢差別待遇之問題/243
柒、結 語/249

第七章 原住民犯罪與不法意識之研究-兼評新竹縣尖石鄉風倒木竊取案件
壹、原住民文化上的原罪?/253
貳、新竹縣尖石鄉風倒木竊取案件/255
參、原住民犯罪不法意識之探討/261
肆、原住民採集森林產品行為之違法性認識/273
伍、結 語/278
 

自序

  這是一本研究當代與台灣刑事政策思維轉變的著作,也是作者過去五年來,對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一系列的研究成果。本書的書名為「刑罰與社會規訓」,主要是以近代「刑罰思想」的變遷,以及應報刑、威嚇刑與預防再犯等刑罰思想的衝突、轉變與調合做為全書的思考軸心,並進而探討刑罰權、刑罰儀式、紀律、服從與規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。此外,本書也關注於刑罰背後所賴以支撐的社會結構與文化趨力,更想探究法律人與非法律人對於懲罰儀式與刑事制裁的心理態度。因此在探索刑罰思想與刑罰儀式的同時,更以我國近年來的一些刑事制裁議題作為切入點,例如緩起訴、認罪協商、毒品犯罪的刑罰規定與原住民犯罪等問題,深入地探究我國刑罰制度與社會結構、文化根底之間的糾葛。
  
  本書的大部分內容,雖然結集了過去作者所發表的文章。但為了以專書方式完整地呈現與表達作者的想法,以及對於刑罰思想與刑事制裁制度進行有系統的論述與鋪陳,因此作者將過去文章的內容,進行了大小不同程度的改寫與編排。第一章《刑罰的目的》,主要探討與剖析近代以來最為重要的刑罰思想——報應與預防,以及目前「刑罰」與「保安處分」的理論基礎。第二章《修復性司法與緩起訴——以德國刑事追訴制度之變遷為例》,則是探討近年來被視為「刑罰的第三軌」,亦即修復式司法的概念與實踐。第三章《認罪協商——制度、政策目的與實踐》, 則是延續探討我國近年來所引進的「認罪協商」制度與修復性司法的結合。然而本章另有極大篇幅,是從法社會學的觀點結合實證研究方法,探討認罪協商在我國司法實務上的法實踐問題。第四章《吸毒行為的犯罪化與社會控制》,則是探討刑事政策上對吸毒者的懲罰、治療與規訓的社會文化意涵。第五章《販賣毒品行為的罪與罰》,是試圖探討販毒行為妖魔化的法律言說,以及如何重新理性地評價與看待販毒行為罪與罰。第六章《原住民犯罪的文化困境與除罪化》與第七章《原住民犯罪與不法意識之研究——兼評新竹縣尖石鄉風倒木竊取案件》,作者嘗試從台灣原住民的殖民歷史與原、漢文化衝突的觀點,探討台灣較為特殊的原住民犯罪問題。其中除了分析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特殊性之外,也針對一連串不利於原住民的法律規範進行解釋與解構。
  
  作者在過去學習刑事法的路途上,原本是無心插柳地把犯罪學、社會學與心理學當成課餘的興趣來研究。然而後來竟是一頭鑽了進去而出不來了。年紀越長,浸淫刑事法的時間越久,就越覺得許多刑法學上無解的難題,隱約可以在社會學、犯罪學或心理學的領域中,看到難題之所以無解的原因。久而久之,難題依然無解,心中對於追求理念還是面對現實的矛盾也依然存在,但心中的想法與態度卻是越來越坦然。
  
  最後,不免俗地要感謝我的家人——我的先生、兒子與女兒。他們是我寫作研究的動力,也是心靈的寄託。
  
王皇玉
   民國九十八年一月二十日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9574159420
  • 叢書系列:法律研究.刑法
  • 規格:平裝 / 304頁 / 15 x 21 x 1.52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
最近瀏覽商品

 

相關活動

  • 高效率掌握法條,試題重點整理、考前複習強化記憶✰4/26~7/9 司法考試書展7折起
 

購物說明

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,或有特殊作業需求,建議您可洽詢「企業採購」。 

退換貨說明 

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(含例假日)。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。 

辦理退換貨時,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(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、配件、贈品、保證書、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,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)。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,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。 

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 

  • 愛的繪本展
  • 台灣廣廈
  • 春季電腦展(止)